陈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办理情况
2025年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您的建议为重点处理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建平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先后前往龙洲小学、桃花仑小学、石码头小学等重点学校实地调研,督导工作进展。前期,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位推动,办理质效显著提升。副市长、公安局长史尚篪高度重视,亲自挂帅负责,多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市公安局成立高规格的重点处理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公安交警为主,多警种部门协同作战的指挥体系,严格执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班子专门抓”的层级责任制度,相继印发《益阳市公安局2025年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5号重点处理建议办理工作方案》《全市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工作方案》,做到定人、定责、定时限、定标准。3月以来,我们密集调度、真抓实督,先后召开3次推进会和调度会,形成了“高位推动、专班促动、各级联动”的整体格局。
(二)深度沟通,办理路径清晰畅通。3月28日、4月28日,工作专班先后两次主动上门走访,向您详细汇报中心城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情况,就建议办理思路和关键问题与您进行了充分沟通。6月10日下午,我们邀请您和提出了同类建议的市政协委员王雄、市妇儿工委办专职副主任黄妹琼出席中心城区优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工作座谈会,与各会办单位和学校代表共同研讨,明确按照“轻重缓急、分批治理”的工作思路,前期以益阳师专附属学校、梓山湖学校、桃花仑小学、龙洲小学、石码头小学等五所学校为重点进行治理,再以点带面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整体铺开。
(三)主动担当,优化秩序消除风险。市公安局以本次办理重点处理建议为契机,前期紧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不全、人车混行等“涉校涉学”领域问题风险进行重点突破。今年以来,已累计投入15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学校路段及周边路口信号灯电警建设4处,增设了一批学校门口路段中心隔离护栏、隔离柱、弹力柱、交通标志标牌等安全基础设施以及“一键式”报警系统,中心城区46所学校全部实现人车分离。日均投入警力300余人次加强护学岗建设,学校覆盖率100%。
二、下步工作计划
我局经认真研究、反复斟酌,立足全市实际情况,结合“6·10”座谈会上各位代表、委员和各学校的建议需求,先后3轮征求各会办单位意见,报请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同意并召开专题督办会议予以明确,形成下阶段主要工作目标:
(一)一校一策优化交通组织。由我局负责完善学校及周边行人过街交通组织及配套安全设施,减少人车混行冲突,优化信号灯设置,提升通行效率;固化护学岗勤务机制,最大限度增加护学警力;持续劝导查纠驾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严查三四轮摩托车和电动车违法载人,坚决防范涉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事故;会同教育部门深入各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增进宣教广度、深度,提升学生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集中改善基础通行条件。由赫山区人民政府、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等单位牵头,我局配合,对学校周边存在的道路中断、通行不畅等问题,协调打通断头路,将其融入整体道路系统,增强道路连贯性和可达性,完善区域道路微循环。针对学生出行方式单一的问题,推进“定制公交”等其他接送模式。针对学校错时放学,接送车流与下班车流冲突的问题,协调尽量延长放学时间、错时错峰放学。针对周边停车条件差的问题,协调建设停车场、新增停车位。
(三)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教。由我局与市教育局负责,将交通安全教育系统性地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教师交通安全意识。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主题讨论班会,引导学生遵守交通法规,倡导文明、绿色出行,自觉抵制骑车竞驶、翻越护栏等危险、不文明交通行为。利用多种平台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广泛宣传“交通安全进校园”的意义和目的,进一步扩大受教群体,真正让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益阳市公安局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