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01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08 11:41 作者: 来源: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杨登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城区学校周边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事关学生安全,我局历来高度重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持续推动协同共治。我局交警部门各基层单位与辖区各中小学密切联系,充分掌握各学校上放学时间、学生人数,切实了解学校、家长具体需求和建议,结合各校园周边道路通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疏导方案,充分利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切实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坚决防范“涉校”道路交通事故。

  (二)坚持排治安全隐患。每年针对学校周边交通易堵、事故易发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设备状况进行摸底排查。对所有校车及相关驾驶人开展“一对一”安全大检查,督促校方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坚决杜绝隐患车、病车上路接送学生,确保校车安全运行,筑牢校车安全防线。

  (三)持续优化交通环境。科学调配警力,按照定人员、定岗位、定时间、定责任、定标准的工作模式,在早、中、晚高峰时段,疏导、分流过往车辆,对接送学生车辆、公交车辆等进行有序分离停放,积极缓解学校门前交通拥堵,全面加强学校周边巡逻管控及交通指挥疏导,进一步深化“护学岗”行动,为学生筑牢安全“通道”。

  (四)从严查处涉校违法。紧盯无证驾驶、超速行驶、无牌无证、违停、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始终保持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高压态势,为广大师生安全进出校园撑起交通安全“保护伞”,有力净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防止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五)持续保持宣传声势。组织警力深入所有学校,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观看典型案例视频、互动问答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和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民警在落实护学岗的同时,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向学生家长宣传“一盔一带”重要性,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治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工作难点

  (一)学校周边道路先天不足。历史久远的学校都位于道路基础本就较差的老旧城区,新建学校按照便利就近入学的要求,在规划建设时对周边交通影响考虑不够,导致城区很多学校周边道路无法承载虹吸车流。例如益师附小本校区南门是双向2车道的秋果路,北门仅行人能到达。桃花仑小学本校区西门、龙洲小学南门、梓山湖学校都存在有规划但未建设拉通的断头路。桃花仑小学本校区北门、丁香小学东门都紧邻城市主干道路口。还有部分学校只有一个进出通道。

  (二)学校周边停车资源有限。接送学生是刚需,但很多学校周边停车条件很差,家长无法就近找到合法合理的停车位置,是导致学校周边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们探索过多种方法,如施划限时停车位、设置智能违停执法设备、联合学校指引停车地点等。有成功的案例,如市一中的晚自习拥堵问题,通过引导家长在康富路、桃花仑路路边单排停放,特别是市政协大院支持对家长夜间停车开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又如海棠学校人行天桥建成后,引导车辆在康富路沿线限时停车,在福中福停车场停放等,也有效缓解了拥堵问题。但还有许多学校由于周边完全缺乏停车条件,接送车辆全部在学校周边道路停放,问题无法解决,尤以梓山湖学校、桃花仑小学本校区、益师附小、师专附属学校、龙洲小学等名校较为突出。

  (三)家长、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有些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只顾自身方便,随意停车、逆向行驶、驾驶摩电车辆不戴安全头盔,部分学生违法骑乘电动车、乘坐摩电车辆不戴头盔,横路不走人行横道、闯红灯等等,这些问题在学校周边比较常见,给他们的自身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也给其他车辆通行造成了阻碍。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一校一策”继续深化交通组织优化。对道路条件受限、双向通行易引发交通混乱的路段,实施全天或高峰时段单向通行管理,同时合理调整周边路口信号配时,快速消散单行绕行车辆。对畸形路口或渠化设计不合理的路口,重新进行渠化设计,优化车道划分和交通流线,提升路口通行能力。根据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交通流量特点,对学校周边路口信号灯进行精细化调整。在高峰时段,适当增加校门口路段绿灯通行时间,减少车辆排队等待时长。对于信控方案放行方式受限的路口,增设左转、右转等专用信号灯,灵活调整放行方式,提高路口通行效率。针对学校周边人行过街需求较大的主次干道过街斑马线,通过增设人行过街信号灯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提高路段车辆通行效率。对上下学高峰期人车混行严重的路段,采取限时禁行措施,设置伸缩式移动护栏等设施,对车辆进行限制性管理,实现人车分流,保障交通秩序和人员安全。

  (二)协同共治争取部门支持改善条件。针对部分学校周边存在道路中断、通行不畅的情况,协调相关部门打通断头路,将其融入整体道路系统,完善区域道路微循环。针对学生出行方式单一的问题,协调推进“定制公交”等其他接送模式。针对学校周边道路或路口拥堵、行人过街安全保障低等问题中涉及土建工程的,协调尽快纳入建设计划。针对学校错时放学,接送车流与下班车流冲突的问题,协调尽量延长放学时间、错时错峰放学。针对周边停车条件差的问题,协调建设停车场、新增停车位。

  (三)继续狠抓交通安全进校园。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组织交通安全趣味游戏、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主题讨论班会,引导学生遵守交通法规,倡导文明、绿色出行,自觉抵制骑车竞驶、翻越护栏等危险、不文明交通行为。利用多种平台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大力推进“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扩大受教群体,真正让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益阳市公安局

  2025年6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